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,常常有一些令人惊叹的英雄人物,他们在动荡的时代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刘邦的成功可谓出人意料,但他的胜利背后,离不开许多忠诚的谋士,尤其是汉初三杰中的张良。刘邦曾由衷地称赞张良:“在运筹帷幄、远谋千里之事上,唯有子房能超越我。”因此,刘邦在封赏张良时,赐予他三万户的封邑。然而,张良并不追求功名利禄,最终他只接受了一万户封地,并选择了封县(今江苏省)作为自己的住所,从此过上了隐士般的生活,不再参与朝政。虽然张良的后代曾因他而失去爵位,但他的家族依然人才辈出。
与张良一同被誉为汉初三杰的陈平,其功绩同样不可忽视。在帮助刘邦平定天下的过程中,陈平献出了六个卓越的计策,最终获得了高位并连任三朝,堪称史上最杰出的谋士之一。然而,陈平的一生并非完全光彩照人。他的个性和品德,甚至远不如刘邦那个以草莽起家的平民出身的帝王。他的出身并不显赫,家庭也并非显贵,反而因懒惰和不事生产被嫂子嫌弃。不过,幸好他有一个宽厚的兄长——陈伯,兄弟二人一同生活,甚至为了照顾陈平,陈伯不得不把妻子赶走。
展开剩余79%尽管陈平生活潦倒,但他却有着独到的眼光和对治国理政的兴趣。他迷恋黄老学说,心怀壮志,可苦于无门无路,直到公元前209年,陈胜吴广的起义爆发,众多起义军响应其中,刘邦、项羽等人也纷纷崭露头角。陈平看准了时机,决定投奔魏王咎,希望借此机会施展才华,但魏王并未采纳他的计谋。于是,他转而投奔当时的楚王项羽,项羽虽未立刻重用他,但给了他一定的职位,这也让陈平有了足够的机会展现自己的才智。
然而,天有不测风云。刘邦的奇袭让项羽失去了关中重镇,这时,陈平深感自己处境不妙,担心项羽会因自己未能及时提供有效帮助而生疑,便趁机逃离,最终投奔了刘邦。从此,陈平和刘邦一拍即合,刘邦任命他为都尉,负责车马之事,并监视三军,陈平的仕途正式开启。
随着楚汉战争愈发激烈,刘邦一度被项羽困在荥阳长达一年之久。在楚王拒绝和谈后,陈平出谋划策,指示刘邦用黄金贿赂楚国将领,散布谣言,说钟离昧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奖励而准备叛变,借此离间项羽与钟离昧的关系。项羽最终对自己的亲信起了疑心,信任渐失。为了进一步破坏项羽与范增之间的关系,陈平设下了一个精妙的计谋。他故意用热情好客的姿态招待楚国使者,询问范增的近况。得知楚王使者是来报信时,陈平立刻改变态度,冷脸待客,断绝了所有好意。这一番举动导致项羽更加怀疑范增与刘邦暗通款曲,最终使得范增心灰意冷,提出辞职并请求告老还乡,项羽对此没有挽留,甚至派人护送范增回乡,范增在路上郁郁而终。
尽管成功铲除了项羽的智囊,陈平依然在这场大战中展现了超凡的计谋。公元前203年,韩信在齐地连战连捷,威名远扬,而刘邦则在与楚军的对抗中节节败退。为此,韩信上表请求刘邦封自己为假王。刘邦原本愤怒不已,差点当场斩杀韩信,但幸亏陈平适时制止,踢了刘邦一脚,才使得刘邦改变了态度,同意封韩信为齐王。韩信最终并未反叛,但不幸还是死于吕后的阴谋之手。
随着时光流逝,陈平的谋略不仅仅保住了刘邦的政权,还使他在朝中长期占据重要地位。当有人告发韩信谋反时,刘邦虽有意出兵讨伐,但却无人能与韩信抗衡。于是,陈平再度献计,刘邦装作前往云梦泽旅游,趁机召集周围诸侯前来参加会议。陈平预料到韩信一定会亲自前来,果不其然,韩信在得知消息后果断前来,最终被刘邦一举擒获,断送了自己的前途。
刘邦临终时,曾嘱托陈平和周勃除掉外戚樊哙,以免外戚权力过大。但陈平没有按照刘邦的指示行事,而是把樊哙关押了起来,待刘邦去世后再交给吕后处理。此举不仅让陈平避免了得罪吕后的风险,还使得他在吕后当权时继续被重用。
吕后去世后,陈平再次借智谋之计,用假借郦商之手设计友人吕禄,最终逼迫吕禄交出兵权,与周勃一同铲除诸吕,成功拥立刘恒为汉文帝,恢复了刘氏江山。陈平的这一系列手段,彰显了他精妙的智谋和深不可测的政治手腕。公元前179年,陈平去世,享年七十,谥号“献侯”。
尽管陈平的一生充满了传奇,但他临终时却留下了警示:“我多阴谋,是道家之所禁。吾世即废,亦已矣,终不能复起。”可见,陈平的一生虽然辉煌,但他的后代最终未能继承他的荣耀,仿佛是他过度的心机和权谋最终酿成了恶果。
发布于:天津市我要配资网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